隐患排查丨交通标线常见隐患排查方法(物理外观法)
两拐
15万交通管理专业人员关注,每天5分钟,轻松学业务。
交通标线常见隐患排查
(物理外观检查)
交通标线主要划设于道路面层上,经受日晒雨淋、风雪冰冻及车辆的冲击,处于时时损耗的状态下。交通标线相对于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设施寿命更短,其外观更易遭到侵蚀和破坏。正常情况下常温标线的使用寿命为1~24个月,热熔型标线的使用寿命为3~48个月。然而,随着道路使用强度、气候变化频繁程度、融雪剂等化学药剂使用剂量、环境污染程度的增加,标线损耗相应增大,寿命相应缩短。
正常使用中的标线会随着时间的积累,出现面层剥落、厚度减少、龟裂增加、颜色变黑等现象。除此以外,道路施工、堆放材料也会对标线的完整性产生严重的影响。由于施工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诸多小规模的道路施工作业未经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许可和监督,施工单位完工后仅对道路面层进行修复而未重新施画标线,造成交通标线断续、缺损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将是标线物理外观检查的重点。
01 标线剥落检查
标线剥落,是指标线线条、文字或图案的面层出现部分脱离或完全脱离而露出路面的损伤现象。与人为破坏相比,自然脱落的标线其边缘处往往不规则。造成标线剥落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标线施工质量、涂料成分比例的原因,也有使用中车辆冲击、路面碎石杂物经车辆碾压的原因。
巡查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标线剥落的程度,并根据养护标准对剥落问题进行记录。
建议可将标线剥落部分面积与标线总面积的比值作为养护的判定标准。按照比值范围将标线划分为未剥落、轻度剥落、中度剥落和严重剥落4个等级,对应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建议比值分界为95%、80%和60%不同剥落等级标线照片见图3.3.1-1。
对于类似车道边缘线的长线条形实线标线可采用固定距离分段检查的方式进行判断,建议距离为100m。
a)未剥落(95%及以上)
b)轻度剥落(80%~95%)
c)中度剥落(60%~80%)
d)严重剥落(60%以下)
图3.3.1-1不同剥落等级标线照片
02 标线厚度检查
标线厚度是影响标线视认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使用中标线的厚度会逐渐变薄,严重时会出现局部露出路面或完全消失的损伤情况。造成标线变薄的主要原因是车辆的碾压,因此交通流量越大的地点,标线变薄的频率越高,如路口停止线、出入口处车道分界线、人行横道、减速标线等。
除损耗严重、明显磨薄以致露岀路面的情形外,标线厚度不易通过目测观察到。巡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横向标线、特殊位置的纵向标线及标记,对明显磨薄问题进行记录。当进行专项检查时,巡视人员需利用工具进行测量、比对,确定标线厚度磨损等级,并进行登记。
标线施工中要求对湿膜厚度、干膜厚度进行测定,并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规范。使用过程中的标线可利用当前厚度与标准厚度的比值进行分级,并作为养护措施的判定标准。根据北京市的实践经验,标线磨薄程度可根据比值划分为磨薄5%以下、磨薄5%~40%、磨薄40%~80%和磨薄80%以上4个等级,不同磨薄等级标线照片见图3.3.2-1。
对于磨薄的标线,应加强夜间巡查环节,记录夜间视认效果。
a)磨薄5%以下
b)磨薄5%~40%
c)磨薄40%~80%
d)磨薄80%以上
图3.3.2-1不同磨薄等级标线照片
03 标线龟裂检查
标线龟裂指表面出现不规则裂纹,且随着使用时间的累积,裂纹条数、深度、长度增加的损伤现象。标线龟裂主要由标线成分丢失、气温变化等原因造成。
巡视人员同样可以根据养护标准,通过比对裂纹损伤程度对标线龟裂问题进行检查登记。标线龟裂的情况通常分为无龟裂、轻度龟裂、中度龟裂和重度龟裂4种,如图3.3.3-1所示。
b)轻度龟裂
a)无龟裂
c)中度龟裂
d)重度龟裂
图3.3.3-1不同龟裂等级标线照片
04 标线污浊检查
标线污浊是指标线在使用过程中,因与灰尘、遗撒物、轮胎橡胶等接触造成的标线表面颜色变灰、变黑的损伤现象。
巡视人员可通过色卡比对的方式对标线污浊程度做出精确判断,也可通过目测或照片比对的方法对污浊程度进行粗略判定。巡查中应注意增加夜间检查环节,通常部分日间可以观察到的污浊标线,到了黄昏或夜间时就很难与路面的颜色区分开了。
根据北京市的实践经验,标线污染变黑的情况通常分为未变黑、轻度变黑、中度变黑和重度变黑4种,如图3.3.4-1所示。
a)未变黑
b)轻度变黑
c)中度变黑
d)重度变黑
图3.3.4-1不同变黑等级标线照片
05 道路施工破坏检查
道路施工破坏标线问题是指由于城市道路相对频繁的路面开槽、局部开挖、补油等小型施工引起的交通标线缺失、断续等损伤问题。
道路施工破坏检查是标线巡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巡查人员在巡视过程中,需注意观察道路施工痕迹,检查标线的完整性。
对于破坏严重、损失较大的,巡视人员需通报道路、交通等管理部门对施工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本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巡查手册》梁立松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如有不全或不足之处,请翻至页面底端点击“发消息”私信小编,感谢您对交管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加小编微信进群
长按关注公众号
两拐丨专注交通安全管理
不忘从警初心,永葆见习心态。
QQ群:389240004